close




淘金慘套
南韓虧逾300億元



自由時報  201371




台灣黃金儲備仍賺




未實現利益逾3000




〔自由時報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國際金價崩盤並創近三年新低,近年進場掃貨的新興國家央行損失慘重,我國主要競爭對手南韓帳面虧損就超過三百億元,台灣央行則是全身而退,持有黃金儲備未實現利益仍逾三千億元。




台灣握有全球第十三名的四二三.六公噸(一三六二萬英兩)黃金,據了解,我國持有黃金成本不到四百美元,換算目前未實現收益仍高達一一三.七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四二五億元)。




很多民眾可能會誤會,央行持有高達一三六二萬英兩黃金,都是蔣介石從中國帶來的;但事實上,央行一九六一年七月一日在台復業,由台銀移交的黃金僅約一○八萬英兩,其餘一二五四萬英兩,則是在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九年所購入。




台灣央行審慎看待金價走勢,且持有黃金目的,主要是做為新台幣發行準備;但南韓央行近年卻積極投入金市,二○一一年七月金價處於波段高點時,創下十三年來首度增持黃金儲備的紀錄,兩年下來共五度、合計買入逾九十公噸黃金。




南韓央行購買黃金的價格,加權平均約落在一六○○至一六五○美元,若以六月底收盤價一二三五美元計算,兩年下來增持的九十公噸黃金,帳面虧損至少十.五六億美元(約台幣三一八億元)。




南韓央行投資失當,遭到各界砲轟「淘金」時點不對,不過,南韓央行官員緩頰說,購買黃金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利,而是要分散外匯存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dd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