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olddanny/1379306770-648579676.jpg)
歐巴馬 v.s. 羅姆尼 不管誰贏 得到的都是一團混亂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國外紛爭不斷、國內兩黨對立,還有懸而未決的預算案威脅著將帶來另一次經濟衰退。這是美國目前的寫照。11 月 7 日那天總統大選過後,不管是歐巴馬或羅姆尼當選,他都將沒有時間慶祝勝利。民主黨與共和黨間仍將為接下來許多的政治事件爭戰不休,而再過 55 天,納稅優惠政策將結束、政府支出撙節將開始,「財政懸崖」即將到來。
《USA TODAY》報導,如果未採取任何行動,自 2001 年開始的納稅優惠將在今年底到期。從明年開始,平均每個美國家庭稅務負擔將增加 3500 美元,整個美國所繳的稅款將增加 5000 億美元。為降低預算赤字,在 10 年內減支 1.2 兆美元的計畫,第 1 階段的 1100 億美元減支也將從 1 月 1 日開始。
甫當選或連任的總統,一上任就得立刻面對危機並不是新鮮事。歐巴馬 4 年前剛就任時接下的就是個爛攤子,經濟狀況處於 70 年來最糟。1993 年柯林頓上任時,預算是一團亂;雷根 1981 年上任時,正面臨伊朗人質危機;1969 年的尼克森立即捲入越戰;1933 年的羅斯福面臨大蕭條;1861 年的林肯面對的則是一觸即發的南北戰爭。
下一屆的美國總統任期也同樣不好過,除了經濟問題之外,還要面對深深分裂的國家與國會。照目前的民調看來,以些微差距勝選的結果,未來在議事時必定需要對手黨派議員的支持。上任後還將面臨許多人事異動。羅姆尼將需要組織新內閣,歐巴馬則需替換部份官員,其中,財長蓋茨納 (Timothy Geithner) 將不續任。
在各項戰之中,最困難的將是想辦法在解決美國國債與預算赤字的同時,讓經濟穩定復甦。「財政懸崖」對經濟和預算都是一大威脅,華府得選前想出妥協之道。美國財政委員會官員 Erskine Bowles 示警,明年美國經濟可能放緩至 3%、可能會有 200 萬人丟工作,失業率又再上攀 9%。「有時候危機才能使國會動起來。」他說。
大部份經濟學家都說, 美國經濟成長必須達到 3% 才能形成復甦,但對人民增稅、讓政府減支的財政懸崖,肯定會讓經濟陷入衰退。
更令人擔憂的是接下來的國債上限議題。美國財政部預估,明年 2 月就將再觸及國債上限,是宣誓就職後不過幾周就得面對的問題。2011 年,國債上限的問題就在國會中吵得沸沸揚揚,還引起信評機構可能下修美國債信評等的危機,也使股市下跌回應。
接著,美國政府或許將面臨另一次關閉的風險。去年 4 月,美國兩黨就預算問題遲遲無法達成共識,使政府瀕臨關閉,直至最後一刻才化解危機。美國政府目前資金可延續至 3 月 27 日,屆時是否又會再度上演同樣的問題?
聯邦預算專家 Stan Collender 指出,下一任總統在 2013 年會遭遇許多困難的關卡,能否找到解決之道,實在很難說。
而時間正在一分一秒過去,大家也愈來愈覺得,在大選日至年底的這段時間,華府不可能解所有的財政問題。國會議員尚未開始討論短期可能的解決方案,因為這將左右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