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富懸殊擴大 中國居民收入差距高達23倍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內地居民收入快速增長,但收入差距也在日漸擴大。人民網 23 日指出,目前內地收入最高 10% 群體和收入最低 10% 群體的收入差距,已從 1988 年的 7.3 倍上升到 23 倍,而行業差距亦達到 8 倍,地域差距近 3 倍。內地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懸殊,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溫家寶總理 10 月 17 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表示,醞釀 8 年的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將在今年第 4 季制定。
香港《文匯報》報導,在國家統計局公佈的 2011 年中國內地職工平均工資中,內地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 24556 元 (人民幣,下同) ,而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 42452 元,私營企業收入遠低於非私營企業。
報導亦指,非私營單位金融業的平均工資最高,達 9 萬元以上,最低的農、林、牧、漁業每年收入只有 2 萬元左右,兩者相差 4 倍多;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的平均工資最高,達 35562 元,最低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每年收入只有 1 萬元出頭,兩者之比為 3.03:1 。如果用非私營單位金融業的平均工資與私營單位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相比,兩者差距超 8 倍。
除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外,行業內部的收入差距亦比較大。報導以北京某家大型網絡門戶網站的職工收入為例,新入職員工月薪 2500 元左右,高管年薪 50 萬元以上,收入差距達 20 倍。
而從區域來看,按照包含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在內的全社會單位平均來計算,內地四個地區的平均工資排名為東部、西部、東北和中部。在東部地區, 2011 年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 56061 元,相對較高。而收入相對較低的山東省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 36737 元。
在中部地區,河南省 2011 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城鎮非私營單位) 為 27357 元,相對較低,其中金融業職工平均工資為 44210 元,位列第 1 。而居中部第一的安徽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 40640 元,行業排名前兩位是採礦業和金融業,分別為 66172 元和 64288 元。
此外,在國際上用來綜合考察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狀況的基尼系數 (吉尼係數) 近年來亦不斷升高。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列舉了一組數據,從 1978 年到 1984 年,內地基尼系數穩定在 0.16 ;但是從 1984 年開始,基尼系數一路攀升, 2007 年已達到 0.473。
而據聯合國的估測數據顯示, 2011 年中國基尼系數或突破 0.5 。一般來說, 0.4 被視為基尼系數的「警戒線」, 0.4 以上則被視作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