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小知識
目前在野外,大熊貓主要生活在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和小相嶺,分佈面積大約為230萬公頃。 80%的大熊貓分佈在四川境內,20%分佈在陝西和甘肅。
1、歷史上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從北京周口店到廣西、廣東、雲南等地,以及附近的東南亞地區(包括緬甸、泰國、老撾和越南等)都曾經是大熊貓的“家”。
2、目前在野外,大熊貓主要生活在秦嶺、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和小相嶺,分佈面積大約為230萬公頃。 80%的大熊貓分佈在四川境內,20%分佈在陝西和甘肅。
3、野生大熊貓一般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
4、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熊貓移地研究保護機構,也是世界上最好觀賞大熊貓的地方。
5、在斷奶之前,大熊貓一般都是食用熊貓母乳。
6、大熊貓喜歡吃的竹子有近六十種;其中他們最喜歡吃的約有二十七種。
7、大熊貓在不同季節裡會選擇不同種的竹子和竹子的不同部分(竹筍、竹葉、竹莖),但一般都優先選擇竹筍。竹筍裡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含量比較高,糖分也較多。
8、大熊貓吃的植物包括奇異果,水草、雜草、灌木和喬木等。
9、人工養育大熊貓的時候,會提供窩頭、水果補充以大熊貓的營養。
10、大熊貓的懷孕期十分特別,變化很大,為83至200天。
11、大熊貓新生兒全身呈粉紅色,體長約為10釐米,顯得尾巴特別長。
12、大熊貓剛出生時十分弱小,他們剛出生時的體重最小的才51克,最重的才225克,平均還不到媽媽體重的千分之一。
13、大熊貓出生後被毛逐漸濃密,出生後4-5天耳朵、眼圈開始變黑,30-38天已經完全變成了大熊貓的模樣。
14、大熊貓媽媽有四個乳頭。大熊貓的母乳營養豐富,含有各種幫助新生寶寶抵抗疾病的物質。
15、大熊貓媽媽母性很強,新生寶寶出生後大約一周內,她們會一直整天都用來照顧,連東西也不出去吃。
16、新生大熊貓寶寶生長到90-120天后可以逐漸行走。
17、野生幼年大熊貓一般在1.5—2歲時離開媽媽獨立生活。
18、大熊貓主要靠嗅覺來辨別竹子的品質,也是靠嗅覺來判斷是否可以採食。
19、大熊貓奔跑的速度也很快,特別是在竹林中。但還沒有人具體測過大熊貓可以跑多快。
20、成年的大熊貓很強壯,在野外受到天敵威脅的機率很小。金貓、豹子是它們的主要天敵,威脅幼年、老年及病弱大熊貓。
21、熊貓被毛比較厚,怕熱不怕冷。
22、野外的成年大熊貓一般每天花16小時左右來找尋和進食竹子,剩餘時間用來遊走、睡覺和休息。人工飼養的大熊貓每日用大約8-10小時左右的時間來進食竹子,其餘時間用於用於睡覺、玩耍和休息等。
23、野外幼年大熊貓一般在1.5歲至2歲左右離開媽媽獨立生活;人工養育的幼年大熊貓一般在5月齡至1.5歲左右斷奶,少數在兩歲左右斷奶。
24、雌性大熊貓一般在5歲左右性成熟,雄性大熊貓一般在7歲左右性成熟。
25、到2011年底,野外大熊貓數量大約為1590只,人工養育的大熊貓為333只。
26、大貓熊屬於食肉目、大熊貓科。從古至今,大熊貓有幾十個名字,比如貔,貔貅、貘、白熊,白豹、食鐵獸等。其中最常見記錄的是“貔”和“貔貅”。
27、大熊貓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800多萬年,是現存最古老的物種之一,所以又叫“活化石”。
28、大熊貓每天可以吃40公斤竹子。如果是竹筍的話,吃的量還更多。
29、大熊貓喜歡吃糖分含量高、比較甜的食物,比如蜂蜜他們就很喜歡。
30、大熊貓的消化道很短,結構與食肉動物很相似,他們偶爾會吃肉。
31、大熊貓是雜食動物。
32、熊貓喜歡洗澡,尤其在夏季或天氣熱的時候。
33、成年大熊貓一般體長約120-190釐米。
34、成年大熊貓有42顆牙齒。
35、大熊貓可以直立行走,但距離很短。
36、大熊貓寶寶生下後,生長很快,平均每天可以長71克左右;到半歲時,每天可增重110克左右。
37、一般為1-2個,人工養育的大熊貓生雙胞胎的幾率為50%左右,發現過兩次生3個的情況。
38、在野外,大熊貓在大樹洞和岩洞中生寶寶。
39、熊貓有19種叫聲,有兩種叫聲聽上去還像狗和羊在叫一樣(犬吠和羊叫)。
40、主要通過視覺、嗅覺和聽覺通訊來保持聯繫。
41、野外的大熊貓平均壽命為18-20歲左右。人工飼養條件下,大熊貓的最老壽星是38歲。
43、大熊貓能涉水,會游泳。
44、大熊貓長期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它們是天生的近視眼,視力差。
45、成年雄性大熊貓平均體重約110到150公斤。
46、成年雌性大熊貓平均體重約85到105公斤。
47、成年大貓熊正常體溫為36.5℃至37.5℃度°,睡覺時每分鐘心率(或脈搏)為70-120次,呼吸每分鐘20-40次。
48、大熊貓的伴生動物有:小熊貓、金絲猴、羚牛、紅腹錦雞等。
49、野生大熊貓的常見疾病有:營養性疾病及寄生蟲病。人工圈養下的常見疾病有:消化道疾病(因為種群密度較大,環境潮濕,通風不佳,幼年熊貓比較常見此類疾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