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台灣擠下美澳兩國成為全球人民幣支付使用量第4大國
鉅亨網編譯陳育忠 綜合外電 2013-03-27
《路透社》(Reuters)周三(27日)報導,全球交易服務組織SWIFT表示,在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屬於後進者的台灣已經取代美國與澳洲成為人民幣支付金額第4大的國家。
在過去6個月裡,台灣在人民幣支付金額成長120%且在台灣與中國/香港之間的所有支付中,目前有將近44%使用人民幣在做交易。
SWIFT表示,除了香港與中國以外,台灣目前在人民幣支付金額上排在英國、新加坡與法國之後。
SWIFT 人民幣國際化項目總監Lisa O'Connor在1份聲明中表示:「考量到兩岸間歷史上與日漸升高的直接交流情形,這些並非是令人驚訝的成長數據。」
台灣半年前的人民幣支付金額在131個國家中排名第7位,當時在台灣與中國/香港之間的所有支付中有24%使用人民幣在做交易。
在1月底決定台灣的人民幣清算銀行後,離岸人民幣業務正式開跑,台灣當地金融機構便開始積極吸引人民幣存款與發行人民幣產品。
台灣最大信用卡發行業者中國信託(Chinatrust Financial)(2891-TW)亦在島內成功發行首檔人民幣債券且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DBK-DE)目前也要來台發行寶島債。
兩位內情人士周一(25日)亦向《路透社》透露,台灣的金融監管機關亦已核准復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Fuh Hwa Securities Investment Trust Co.)設立首檔以人民幣計價的基金,計劃籌募最多達人民幣200億元(32.2億美元)的資金。
中國的政策對台灣的人民幣業務是有利的。像是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RFDI)以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機構(RQFII)等香港過去要花上數年時間才能發行的計劃,台灣投資人一開始就可享有。
中國已加強努力要讓人民幣更被全球投資人與企業更加廣泛接受,打算在未來幾年內令其貨幣充分兌換且與美元平價。
SWIFT最後亦指出,人民幣在上(2)月時成為全球第14大支付貨幣,較1月時下滑1個位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