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兩銀子值現在多少錢?〉
古裝劇裡,常見到客人在酒樓、飯館吃喝之後的場景,只見掌櫃、小二忙乎乎的說著幾兩、幾錢的銀子數目,客人從袖褡裡拿出一塊銀子就付帳了。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其實相當的高。
那麼到底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可以發現很多人,包括編劇在內,其實是毫無概念的。特別以當代某某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甚至包括了金庸這樣的大師似乎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該記得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兒結賬,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看過一些古籍就可以發現,一兩銀子的貨幣價值其實相當的高。
《紅樓夢》裏劉姥姥看到賈府上下一餐螃蟹24兩銀子,感嘆說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了。要知道劉姥姥家當時也算中產階級的,有房有地還雇得起工人丫頭,第一次上賈府打秋風,得了20兩銀子,千恩萬謝的。《明史》裏也提到七品知縣一年的正當俸祿(基本工資吧)只是45兩白銀。而《射雕》時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銀流通量還低於明清,其價值只能更高才對,這19兩多一餐飯,不管是怎樣難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過分了。
因為各朝代銀兩的貨幣價值都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一般推算古幣值都採用一般等價物交換的方式來計算,對中國人來說千年不變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採用太平年間的大米物價記錄為標準,進行一個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銀兩的貨幣價值答案。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品質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
由於《紅樓夢》故事雖以清朝為原型,生活狀況卻以明朝為藍本,姑且以明朝的銀兩價值計算,劉姥姥拿到了一萬三千多元的過年費,當然很高興了;而郭靖則付出了超出一萬二千元人民幣一餐飯錢,還是在張家口這樣一個小地方,太誇張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窮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錢的價值,黃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這一宰吧。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斗米,10斗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唐玄宗開元年間通貨膨脹,米價漲到10文一斗,也是一兩銀子=2065元人民幣。
最大的問題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錢幣制度極其混亂,而其記載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錢」為流通貨幣的,因為宋朝的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工商業也前所未有地發達,因此貨幣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龐大,而且白銀的產量和進口量都不高並且當時沒有類似央行這樣的政府宏觀調控管理機構,造成了極為混亂的情況。
我們知道一般朝代1000個錢為一貫,等於一兩銀子,但是宋朝卻不是這樣的。《宋史食貨志》及《續資治通鑒》均提到自真宗朝開始因白銀存量偏少不足以趕上經濟的發展,銀價不斷上漲,基本上是2000個以上的銅錢當銀一兩。
而且宋朝「錢法」很亂,有銅錢、鐵錢還有鉛錫錢同時流通,各州都有權自行鑄錢,還存在私人鑄錢的情況,錢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價值多變,「隨時立制」,非常混亂。
川陜地區通行鐵錢,十個換一個銅錢,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錢還不一樣。一貫實際有多少個錢也是不確定的,有800或850個為一貫的,也有480個為一貫,還要下詔以770個為一貫,並且各州「私用則各隨其俗」,完全是筆糊塗賬。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鬥(米)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靖康之亂前後到南宋初期有一兩銀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計算範圍)。1兩基本上可以買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計算,1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近924~1848元;(一說宋石為96斤,就相當於1兩銀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銀價與北宋相差不多,那麼郭靖請黃蓉一餐吃掉了少則一萬三多則超三萬的錢,難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動得一塌糊塗了。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想想看,拿一張面額2000元以上的紙幣去市場買東西……),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歲幣「銀帛」多少之類),實際上明朝以前,市場流通均使用銅錢(北宋局部地區出現了紙幣)。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
但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為銀兩是歷來的流通貨幣呢,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明清小說的盛行,均按照當時的生活情況為常識對前朝進行描寫,如《水滸傳》、《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這些作品中的銀兩價值均以明朝的銀價為標準,與原有的文、貫、緡、銖等貨幣單位攪合在一起,並且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此今人所寫較多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作品如《射雕》等書中也跟著把古代流通貨幣統統說成「銀兩」。
但畢竟現代人比起明清時代的人時距更遠,對前朝貨幣制度及銀兩的實際購買力的認識更加不足,才會經常出現天價饅頭、天價酒菜,而認真的讀者或觀眾出於對古代經濟情況的好奇應該對「銀兩」的價值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各朝代的貨幣概況
根據中國古代貨幣的發展史來看,各個朝代都有他本身的貨幣系統。
秦漢是以黃金為主幣,銅錢為輔幣,數百年間,大致維持一斤黃金兌換一萬銅錢的標準。
魏晉南北朝因戰亂的因素,民生凋蔽,百業蕭條,黃金失去貨幣系統的主要地位,以銅錢、絹帛為主體。這種現象維持到唐代中葉,到唐德宗時提出兩稅法後,銅錢變成僅有的貨幣工具。但是,唐朝自立國之後,銅錢不足的現象一直存在,於是雜用鐵、錫、鉛做成為低值的輔幣。
唐代以來的金融問題延續到北宋,北宋除了在若干地區用鐵錢外,並發展紙幣──交子的支付工具,
都是屬於大面額的。南宋時以紙幣為主幣,銅、鐵為低值輔幣。南宋的紙幣稱為會子,初期仍以大面額為主,後來增加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的小額會子。
元代完全採用紙幣,所有金屬貨幣一概不承認。
明代中期以前仍以紙幣為主幣,銅錢為輔幣。
但唐代之後的貿易逐漸興盛,這種貨幣系統早已不能滿足民間商業的需求,金、銀暗中成為民間的大額支付工具,甚至官方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例如,岳飛請求領用軍費四十萬貫錢,朝廷以白銀十萬兩和黃金五千兩折支。金、元還正式明訂紙鈔與金、銀間的兌換率。而紙幣在戰亂不穩定的悪性膨脹,也讓紙幣失去客觀的價值。
明代中葉,海外貿易達到全盛,外國白銀大量輸入,使白銀的地位更為突出。明英宗正統元年(西元一四三六年),朝廷正式下令解除銀禁,並對江、浙的田賦折徵銀兩,銀子的貨幣主流地位至此成立,直到清朝滅亡而結束。
所以,很明顯的,不是所有古裝劇,吃東西、買東西,都是用銀子來付錢的。
至於銀子相對應的幣值,又是如何呢?歷史學者曾提出一個公式: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除非是戰亂,如明末、三藩、太平天國等時期,這個公式在清朝末年以前,大致是通用的。
例如,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品質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
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約為一公斤20元左右,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台幣3776元。而一枚銅錢則折合台幣約為3.8元。
綜合歷史學者的研究,銀子與今天台幣的對應關係是: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可兌台幣2000—2500元;
明朝中期,可兌3500~4500元;
北宋朝中期,可兌3200~8000元;
盛唐時期,可兌18000~23000元。
註:10元台幣大約是2.34港幣
補充
我們來印証這個兌換率的是否合理。以水滸傳為例,此書反映的是宋明之際的民間生活。
且看水滸傳第十五回,吳用去勸說三阮入夥劫生辰綱時,吳用讓阮小七用了一兩銀子買了一甕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對大 雞。以三千多元台幣買這些東西也大致相當。
第十回林沖風雪山神廟,陸謙在李小二店裏招待管營和差撥時曾拿出一兩銀子,點了三四瓶好酒,菜隨便上。
而在第四十四回戴宗、楊林請石秀吃飯的時候,也是楊林扔出一兩銀子,讓店家隨便上酒菜。
以一個普通小飯館,用三千多元台幣付三個人吃的帳,的確是可以隨便點菜了根據宋史記載,宋代宰相月俸300貫,縣令是15貫,另有絹、帛、碳、粟。
宋代的官俸是唐代以後最好的朝代。明代卻是歷朝官俸最低的朝代。
明代官俸混亂,有時部份鈔幣,部份米糧、布匹,有時全支米糧,加上紙鈔價值高低不一,增加換算的困難。所以在此容我偷個懶,略一下吧!
清代官員本俸很低,京官無法養家,外官則全靠養廉銀,總督一年的俸銀180兩,養廉銀13000~20000兩,米180斛。
知縣一年的俸銀45兩,養廉銀400~2000兩,米45斛。
這些資料做為一個參考,史書的記載只是當時的一個現象,不一定是整個朝代的完整事實,大家切莫以偏概全。茶餘飯後,談一個有根有據的話題則可,若要追根究底,那就是一門學問了。
若1兩黃金=10兩白銀
現在1英兩黃金1730美元
目前1兩白銀才33美元
1兩黃金=50兩白銀
白銀漲價空間還很大!!
為何要買白銀?
1. 通膨趨勢就像一列開動的火車、或山上滾下的雪球,一發不可收拾。
2. 通膨的環境,貴金屬保障你的財富、並創造你的財富。
3. 貴金屬中的白銀,遠遠被低估。【銀約12年後就會從地面上消失】。
銀的疑慮:
我知道大家買白銀會害怕賣不掉,尤其是新手,我只能說,如果你有眼光,對銀的基本面有信心,並且放的住,等銀價一路上升,以後是大家追著你買銀,不是你擔心賣不掉,這世上本就是物以稀為貴,你看白金有比黃金漂亮嗎?沒有吧,但它比黃金少,所以比它貴,就是這個道理。
何時賣銀。
第一目標價:金銀比回到1:16。
第二心法:漲到你覺得離譜。
如果你以為這樣就夠了,那你會錯過了更大的行情。簡單的講,這世上【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永遠不會變,12年後銀從地面上消失,貓貓應該是什麼價格呢?你回答我,至少不會為了退休金而煩惱。
如果你的退休計劃是以法幣的形式儲存,我勸你早早買銀吧。
結論
一直買、隨時買、不要急著賣。
【未來十年是白銀時代,每一次的回調都是絕佳的進場點】。
在股市有兩種人賺最多,一種是笨笨的新手,傻傻的買了放著,一種是大智慧者,也是買了然後【裝】傻傻地放著,但大智慧著會中途加碼,
在一個多頭市場,勝利不是在你多低的價位買場,而是在終點時你擁有多少部位。
如果你沒法理解為何有人稱白銀為【人類史上最好的投資機會】,那你一定聽過,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那麼 一兩 次的機會,能讓你致富;而現在這個機會就在眼前,稍縱即逝,現在不買以後你會捶胸頓足,而且肯定買不下去了。
我認識的幾位前輩早就把房子、股票、債券、黃金、通通賣掉、全部梭哈白銀了。
如果號稱【人類史上最好的投資機會】只有這點的漲幅,那你該回頭好好再看看白銀的基本面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