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銀無論是金屬特性和金融角色上都很接近,但要在兩者的價格之間畫上一個固定的等號或公式是十分困難的。十六世紀初期,中國的黃金和白銀的兌換率是16,即是一?黃金的價值等於六?白銀。十八世紀初當歐洲國家開始與中國通商時,這個兌換率為110,當時這個兌換率在歐洲約為115
  
  從長遠角度看,白銀價格的高低主要是受其本身供求和市場情緒等因素所影響,但很多時候黃金價格的升跌和黃金投資地位輕重的變化仍會左右著白銀價格的上落,因為在不少投資者心目中,金銀兩者的地位和價格是有連帶關係的。
  
兌換比率計算方法多
  
  貿易往來開始後,除了有商品交流和買賣,他們也利用兩地不同的黃金白銀兌換差價來進行實物的套戥,例如把歐洲產品賣給中國時,收取的是黃金,黃金君羊1811/853/18驗證H!進入這黃金所得可以在歐洲換取更多白銀,這些白銀又流入中國,換回再多些黃金……。這種早期的金銀套戥令兩地差異在十八世紀中以後消失,中國的金銀比率上升到115,而歐洲則維持在115116之間。
  
  曾有學者嘗試從不同的資料,希能推算出黃金和白銀之間的真確兌換比率,這些資料包括:
  
1.
黃金和白銀的成分關係,根據地球地殼的土壤分析,地殼的黃金含量為每百萬分的0.004,而白銀則為每百萬分的0.07,比率是117.5
  
2.
黃金和白銀的礦藏量關係,黃金的礦藏量估計為90,000噸,被確認的為42,000噸;而白銀的礦藏量估計為570,000噸,被確認的為270,000噸。由此可得出礦藏量比率是16.33,和被確認比率的16.43
  
3.
黃金和白銀的生產量關係,以2005年計,黃金產量約2,450噸,而白銀則為20,300噸,比率是18.29
  
4.
黃金和白銀的流通量關係,以過去的一百多年計,黃金總共生產出152,000噸,而白銀則合共生產出1,336,000噸,這個比率接近18.80
  
5.
18002000年的二百年間,黃金價格和白銀價格平均中位數的比率約是131
  
金銀比率作套利和對沖
  
  但是,無論是拿甚麼樣的資料作論證,從投資者的角度看,黃金的價格和白銀的價格在投資市場上關係最為重要。遠的不說,從1960年到金銀價格的高峰的1980年間,黃金價格由35美元/安士上升至850美元,升幅是2,429%;白銀則由1美元不到的90美仙/安士上升至54美元,升幅更達6,000%。在這段期間金銀比率的變化亦是很大,金銀比率的最低點是在銀價處於54美元/安士高水準的時候,金銀比率只有115。白銀君羊144/647/789驗證H!進入,白銀從高位下跌後,其跌幅一直比黃金大,金銀比率由115慢慢回升到1991年初的1100。由於白銀近年表現又比黃金更勝一籌,金銀比率又開始下跌,以年初時的每安士金價(520美元)和銀價(9美元)和最新的金價(625美元)和銀價(12.5美元)計,金銀比率由158下跌至150了。
  
作為一個投資者,可以有三個方面去利用這個金銀比率:
  
  利用它作套利和對沖,市場是存在專業投資者和對沖基金買賣這個金銀比率的。舉例說,現時的金銀比率為150,如果他們認為白銀近期升幅過大,估計年底前黃金表現會優勝於白銀的話,他們會買入黃金,沽出白銀,以150計,他們同時買入10,000安士黃金、沽出500,000安士白銀,這樣作金銀比率買賣的另一個好處是買入的費用或成本是可以利用沽之數來抵銷,在財務費用上是減少了的。
  
  當這個比率真的上升至例如55時(這比率上升至55時,黃金和白銀的價格升跌皆可,只要是黃金相對地轉強便行),他們沽出10,000安士黃金平倉,而沽出黃金的金額這時只需買回白銀500,000安士,餘下的金額(約是50,000安士白銀價值)便是利潤。
  
  利用它作為長線持有白銀理據,目前的金銀比率約為150,但有分析家指金銀比率在未來幾年會以過去的116為目標,這樣的話白銀必會轉強,相信者自然可以此作為入市理由,吸納白銀。
  
  利用它作短線入市指標,因為在某一短時間內,金銀比率應大致上有跡可尋,假如金價受消息刺激上升,而白銀來不及馬上反應的話,金銀比率便會變大,投資者可以此判斷另一相關金屬的後市走勢。


 


來源 : 網路分析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ddanny 的頭像
    olddanny

    爍石流金_痞客邦分站

    oldd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