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王”收藏古錢幣一大袋 入行早撿漏幾率大
2012年06月14日 13:39 來源: 楚天金報
圖為:古錢幣收藏也需要玩家擦亮眼睛
收藏市場興起之初,就有古錢幣品種,因其門檻較低,玩的人群眾多,青山的王爹爹就是古錢幣玩家之一。他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買下了上百斤古錢幣。
論斤稱買回一袋古錢幣
有一次,王爹爹到漢口一個收藏市場買了一些東西,準備離開時,碰到有人賣古錢幣,對方叫價10元一斤,他還價到8元一斤,共約20斤,他嫌重拎不動,跟商販約好下次再來買。等他再趕來時,發現那批貨已賣個精光,他為此後悔不迭。之後,王爹爹遠道到湖南長沙、岳陽等地買回一蛇皮袋古錢幣,有好幾千枚,堪稱“錢王”。
有一次,圈內人告訴他,咸甯山區有農戶蓋房挖地基,挖出四五籮筐古錢幣,吸引了一撥撥玩古錢幣的人去“淘金”,他也去“淘金”,果真還淘到一些不錯的錢幣。而這家人將古錢幣賣掉後,一下成了“萬元戶”。後來,王爹爹在整理古錢幣時,意外發現一枚“靖康元寶”。
據瞭解,“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因他僅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國,“靖康”錢鑄量很少,價值較高,而“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王爹爹手上的那種,品相好的,目前市場價格也有幾萬元/枚。
值多少很多因素來決定
“隨著收藏隊伍不斷壯大,古錢幣的整體行情也被拉高,去年經歷了一次‘跳水’,古錢幣普遍下跌30%至50%。但縱觀這些年,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一般的古錢幣品種都上漲了十倍左右。”武漢資深錢幣藏家衛東稱。
他介紹道,其實,一枚古錢幣能否升值,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量。首先,要看其是否稀有,發行時間短、發行量小、有地域性局限的古錢,稀有程度較高自然價值就高;其次,要看其品相,品相指古錢幣本身的銹蝕程度及輪廓、錢文的清晰程度,“灰頭土臉”的錢幣,價值要大打折扣;再次,要看其是否正式流通過,像開爐錢、供養錢等非正式流通的錢幣,價格更高。此外,外形精美、工藝細膩、材質珍貴,也會為古錢幣價值增色。
同時,古錢幣收藏存在幾個風險值得提醒。衛東認為,一是出土量變化的風險,以“崇寧通寶”為例,因其錢文為宋徽宗親書,又稱其為禦書錢,在民國時期受推崇,價值相當於銀元,但隨著其後大量“崇寧通寶”的出土,這一種錢幣價值大為縮水,目前普通品種僅值幾元錢一枚。此外,某一個品種的古錢幣市面少見,不等於真的稀少,有些可能是投機商惡意囤積。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