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明
UBER是新世代「共享經濟」模式代表企業。photo credit:5chw4r7z @flickr (CC BY 2.0)

UBER透過好操作的介面,還有大量發送優惠碼,人拉人的方式(拉一人送1500台幣),緊跟時事的行銷手法(大選投票日當天有兩百塊免費額度的車資),收服了大量的會員。這個推廣方式簡單粗暴,但又能以惠及他人的方式傳播開來。

過去12個月創辦人Travis Kalanick在中國待了75天,說明中國市場對UBER的重要性,但即便如此他也坦承在大陸擴展遇到很大的壓力,中國競爭對手燒了40億美金,讓他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課程。

圖說明
UBER進軍中國不若別國順遂。photo credit:bfishadow @flickr (CC BY 2.0)

大陸競爭者善用補貼獲取大量用戶

Travis透露,他第一次來到中國感覺非常有壓力,尤其面對價格戰更是比他想像種來的激烈,由於每週《滴滴打車》會花費7000萬 - 8000萬美金補貼司機,相當於一年要花40億美金來補貼,但Travis認為,每週花8000萬美金補貼是不可能持久的,他也害怕運用這種補貼的模式,使用者會習慣補貼,在縮減補貼和叫停後離開。

為了在中國市場長期發展,必須投入其他城市的獲利

Travis提出,希望在中國長期發展,所以會把其他城市的盈利投入到中國市場,花錢補貼不可能持續太久,如果反覆的讓投資者出錢補貼市場,最終會失去對叫車商業模式的信心。

因此UBER也在各地調漲價格,以台灣市場舉例,UBER每公里費用由16元調漲為20元;每分鐘從4元調漲為5元,看起來金額不大但也默默漲了25%;另外從1月18日以後加入的,公司從司機抽成也從20%達到25%。

圖說明
把別國的獲利不斷投入中國,看的出UBER對中國市場的重視。photo credit:Mark Warner @flickr (CC BY 2.0)

從叫車服務變成多元平台才更有競爭力

現在UBER中國是市場第二名,仍被許多大陸資金看好未來發展潛力,因此在2016年1月11日得到一批融資,包括海航、中信證券、中國太平、中國人壽、廣汽集團……等資金。

資金到位後,接下來UBER中國將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從單純的叫車服務轉變成多元平台,訂餐、二手車買賣、賣廣告一應俱全。以後,你坐車UBER賣廣告,運用LBS定位系統,乘客上車後經過肯德基,肯德基就可以推送廣告給乘客。UBER必須透過更多元的方式來獲利。

在全球無往不利的UBER在中國遇到了價格戰,競爭對手花了40億資金補貼消費者和司機,就如同UBER在他國市場採取的低價策略,快速累積一批死忠消費者是一樣的道理。

圖說明
中國UBER將從「單純叫車服務」轉變成「多元平台」。photo credit:Jason Newport @flickr (CC BY 2.0)

於是,他們也快速學習中國競爭者的優點,將叫車平台添加各式第三方應用服務,但這是一道雙面刃,畢竟UBER的本質在於叫車服務,對消費者的黏濁度不像即時通訊軟件一樣高,因此如何提供優質叫車服務,以及各式服務卻又要避免激怒使用者,是經營者最重要的課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網路行銷
    全站熱搜

    oldd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