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錢幣收藏物以稀為貴


20121029 08:38長沙晚報


市民常為某版本硬幣、郵票、紙幣價格大漲而翻箱倒櫃,卻發現手裡的都是大路貨,專家稱正常


24日本報報導了20001元牡丹幣被爆炒至千元的消息。長沙市民楊先生昨日致電記者,稱自己無意中收集了1991年至1999年的1元牡丹幣,就是缺2000年的關門幣。大路貨手裡有不少,偏偏缺升值最多的那一個。這幾乎是很多人的經歷。這是為什麼呢?


據楊先生介紹,自己最開始喜歡集郵,慢慢對錢幣也有了興趣。而牡丹硬幣並非他有心收藏,而是自然而然留下的。雖然沒有2000年的那一枚,但前面的都有,是不是也能跟著升點值呢?遺憾的是,每當類似硬幣價格暴漲的消息發佈時,市民翻箱倒櫃後往往大失所望。不值錢的手裡一大把,值錢的反倒一個也沒見著。市民嚴先生就曾發出類似的感歎。


這種現象在一些專職的藏家身上也並不鮮見。記者在清水塘採訪時曾遇到一位幣商,他告訴記者,若加上最貴的牧馬圖蒙古包6張,他手中的第一套人民幣就齊了。但剩下的幾張特別稀缺,價格也特別高。他認識的一個郵票藏家跟他情況差不多,就差一枚猴票就可以集齊第一輪生肖郵票。


一位元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升值最快的錢幣、郵票往往是因為稀缺,而稀缺引發了更多的人追捧,想買的藏家到市場上買不到,變相推高了價格。具備稀缺性的藏品往往價格剛挺,而且具有價格指向標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藏家喜歡追捧老精稀的原因。


記者發現,除了2000年的1元牡丹幣,珍稀幣種常常未能進入尋常百姓家。以硬幣中的五大天王為例,1979年發行的5分幣,1980年發行的2分和5分幣,1981年發行的1分和5分幣,市價曾高達5000多元。之所以出現高價,是因為當時發行這些硬幣時並未進入流通領域,多為面向海外的贈禮,後因收藏熱而回流至國內,價格一步步被推高。


但遊離於收藏市場之外的普通市民缺乏這種資訊,也不一定具備這種意識和收藏的管道,自然難以染指收益。而進入流通的又往往因為發行量大,不具備稀缺性而難具增值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市民在看到部分藏幣升值後,相關藏幣卻未能雞犬升天而空歡喜的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lddanny 的頭像
    olddanny

    爍石流金_痞客邦分站

    oldd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